奥驰展览

广州国际海事展

The 11th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Expo-China

2024年11月27日-29日 | 广州琶洲 • 保利世贸博览馆

距离开幕还有

2024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

广州国际海事展丨简述LNG运输船

时间:2019-03-20

来源:广州海事展

作者:广州海事展

点击:

 

 

导语:近两年,LNG一直是能源行业和航运业中热门的话题,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清洁能源,目前正成为世界未来燃料的新焦点。在这种背景下,LNG运输业也得以蓬勃发展。LNG运输船,因其具有复杂的建造技术,巨额的造价和潜在的风险的特点,故被誉为世界“皇冠上的明珠”。

 

船舶大型化

 

大部分商船如散货船、油船都以载重吨计量船舶尺度,而LNG因低密度的特性(约为水的密度的一半),LNG运输船则以载货舱容立方米为单位计量船舶尺度。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船东对规模效益的追求,现代商船的发展历程总体呈大型化趋势,LNG运输船也不例外。

 

1964年,全球第一艘新造LNG运输船MethanePrincess号交付,舱容为27400立方米;1971年,全球第一艘超过50000立方米的LNG运输船Descartes号诞生;80年代,LNG运输船的最大舱容已达到130000立方米;到了90年代中叶,这一数字增加到138000立方米,并于2005年增加到153000立方米,2008年,全球第一艘Q-maxLNG运输船Mozah号投入使用,将LNG运输船的最大载货量提高到了266000立方米。


 

LNG海上运输因其贸易专属性,大部分船舶都航行于固定的几条航线,同时受靠泊码头限制,船舶尺度往往呈系列分布(见表),习惯上将120000立方米到180000立方米的LNG运输船称为常规型,由卡塔尔订购的两型超大型LNG运输船尺度分别高达210000立方米和266000立方米,被称为Q-flex和Q-max。Q-max为现今最大的LNG运输船型,船长345米,船宽53.8米,吃水12米,“Q”代表卡塔尔Qatar,“max”代表卡塔尔LNG码头能够停靠的最大尺寸船舶。

 

 

LNG运输船造船格局

 

1959年,美国改装了第一艘LNG运输船并成功实现LNG海上运输。1964年,英国建造了世界第一艘LNG运输船。1965年,法国也造出了LNG运输船。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意大利、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纷纷开始LNG运输船的建造。欧美于上世纪80年代前垄断了世界LNG运输船建造市场。

 

1981年,日本造出了本国第一艘LNG运输船,通过技术引进和本国船东的支持,于80年代中期大举进军LNG运输船建造市场。1994年,韩国也造出了本国第一艘LNG运输船,并开始与日本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此时欧洲已基本被挤出了这一市场。21世纪以来,韩国以其先进的LNG技术和低价战略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了LNG运输船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我国进军LNG运输船市场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沪东中华造船厂于1998年开始大型LNG运输船的研发,并于2008年成功交付首艘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LNG运输船“大鹏昊”号。2015年,江南造船厂建造了全球最大的30000立方米C型LNG运输船“海洋石油301”号。2017年,沪东中华造船厂又力压韩、日,成功拿下4艘174000立方米LNG运输船订单和2艘174000立方米FSRU订单。其他船厂如大连中远船务、扬子江船业、厦船重工、新乐船厂、丰顺船舶重工、惠生海工也都加快了对LNG运输船的研发,并已承接了多艘LNG运输船、FLNG的建造。

 

近60年来,世界LNG运输船的建造市场经历了从欧美到日本再到韩国的转移过程,并奠定了现今中、韩、日三国瓜分市场的基本格局:中国发展迅猛,韩国优势明显,日本逐渐复苏。

 

 

船型发展方向

 

1、 极地自破冰型LNG运输船

2017年12月8日,由韩国大宇船厂(DSME)建造的全球首艘极地自破冰型LNG运输船Christophede Margerie号(见图3)在萨贝塔港(Sabetta)接收第一批Yamal LNG项目货物,标志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Yamal LNG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地处最偏远的LNG生产地之一,未来将通过固定的15艘破冰LNG运输船通过北极航道穿过冰层覆盖的极区向西北和东北运送LNG货物。

 

 

DSME因其在自破冰型运输船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于2014年取得了Yamal LNG项目全部15艘破冰LNG运输船的订单,每艘造价高达3.2亿美元,比常规LNG运输船造价约贵1亿美元,属于超高附加值船舶。我国自破冰型运输船的技术储备相对较少,破冰LNG运输船的建造尚未涉及,在船型设计、冰池试验、低温材料、设备防寒防冻等领域尚有较大研究空间。2016年1月,由广船国际建造的全球首艘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AUDAX”交付,是我国在极地船舶建造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中国造船寄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进军极地LNG运输船市场。

 

2、 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LNG-FSRU)

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LNG-FSRU)是长期定位在特定海域的浮式海上设施,具有LNG接收、储存、再气化并向陆上天然气管道直接输送天然气功能,当配备推进系统时,兼具LNG运输船的转运功能。LNG-FSRU可以理解为海上LNG接收终端,它相较于传统陆上LNG接收终端享有投资成本低、建造周期短、便于迁移等优点。

 

全球第一艘LNG-FSRU GolarSpirit号于2008年在新加坡吉宝船厂(KeppelShipyard)由一艘LNG运输船改装而成;第一艘新造LNG-FSRUIndependence号(图4)于2014年在韩国现代重工(HHI)建造而成。现今全球仅有韩国的三家船厂(现代、大宇、三星)具有新造大型LNG-FSRU的经验,我国沪东中华造船厂已在2017年获得2艘174000立方米LNG-FSRU(图5)订单,成功打破了韩国船厂在大型LNG-FSRU新造船市场的垄断。

 

 

3、 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

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也被称为浮式液化天然气设施(FLNG),是集海上LNG生产、储存和装卸为一体的新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主要应用于边际气田的开采和海上油田伴生气(Oil-associatedGas)的回收,具有建造周期短、造价低、安全性高、灵活度大等优点,市场前景好。

 

全球首艘LNG-FPSOPFLNGSatu号于2016年在韩国大宇船厂(DSME)建成;全球第二艘LNG-FPSO Prelude号也是现今最大的浮式生产设施,其长度为488米,储存能力达326000立方米,由韩国三星重工(SHI)于2017年建成。2017年7月,我国惠生海工成功交付全球首个驳船型浮式天然气液化和存储设施Caribbean FLNG号(见图6),标志着我国已跻身全球LNG-FPSO建造市场的领先梯队


 

4、LNG燃料加注船

随着排放限制区(ECA)0.1%燃料限硫令的生效,以及全球0.5%限硫令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船东开始考虑将LNG作为船用燃料以满足燃料新规。截至2017年底,全球运营的LNG动力船共约120艘,在建LNG动力船111艘,另还有114艘船舶为LNG动力设施预留了空间(LNG Ready)随时可改造为LNG动力船。全球LNG动力船主要在港口停泊时通过LNG槽车加注LNG燃料,部分具有LNG加注设施的港口通过LNG岸站加注或浮式设施加注。

 

2017年2月,由韩国韩进重工建造的全球首艘专用LNG加注船Engie Zeebrugge号(见图7)顺利交付,壳牌(Shell)在韩国STX重工建造的首艘LNG加注船Cardissa号也于2017年6月交付,两船将分别服务于比利时泽布吕赫港(Zeebrugge)和荷兰鹿特丹港(Rotterdam)。2018年2月,沪东中华造船厂签订了1艘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的合同,该船是全球最大LNG加注船,将为全球最大22000TEU集装箱船供应LNG燃料。全球LNG动力船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相应的LNG燃料加注船也将配套增长,市场巨大。

 

 

LNG运输船历经几十年的技术革新,不断向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安全可靠等方向发展,同时还衍生出极地LNG运输船、LNG-FSRU、LNG-FPSO、LNG燃料加注船等新的产业方向。我国在LNG运输船的建造市场中已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需要承认的是部分LNG运输船关键技术还掌握在欧美等传统技术强国手中,我国在努力争取全球LNG运输船及相关产业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应继续对科研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早日获得全球LNG运输船市场和技术的双重主导权。

 

 

汇聚LNG运输船及其他船型建造企业, 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将于2020年12月9-11日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欢迎您前来参观、参展、参会。

 

 

 

深度解析丨港口降费,降什么?怎么降?两会速递:航运人注意了!利好政策请查收如何满足“限硫令”,船东面临选择难题5G时代来临,船联网触手可及解读《纲要》丨粤港澳大湾区迎来航运发展新机遇焦点丨2018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全球第一

守护海岸线 2019我们继续前行




关键字延伸:船舶设计和建造、船坞和修船厂、船舶营运和管理、船舶登记和检验、船舶修理机械与设备、疏浚设备、导航和通讯系统、轮机工程和船用设备、推进系统/泵和阀、海洋工程、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软件、环境保护装备和设施、起重和升降设备、海上货运和物流、油漆和涂料、冷冻系统和冷藏系统、港口,码头设备和服务、港务局和码头作业公司、安全,救援和保护设备、海事出版、海洋环境和安全、船级社、船用燃料及润滑油、港口及码头,港口设备、船舶融资、保险和经纪公司、船运物资及船用材料、贸易协会及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