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北海造船+芜湖造船+广船国际+新江洲船舶重工+江门航通船业+常石造船+DH造船最新动态
时间:2025-04-17
来源:广州海事展
作者:广州海事展
点击:
4月1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交付2艘新船:一艘是为地中海航运集团旗下客渡轮运营商建造的MSC/GNV1785客/308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2号船;另一艘是为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造的16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
这两艘船均基于原船型进行了优化升级,集中展现了我国在高端船舶设计建造领域的新突破。
4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的24000TEU级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 塞纳河(CMA CGM SEINE)”号,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
该船计划于4月18日投入亚洲至欧洲的航线,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在世界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领域又取得新突破,尤其是构建起自主研发、设计、建造、配套的先进高效制造体系。
4月15日,芜湖造船厂旗下三点水新能源在芜湖隆重举办江豚L-120多用途标准船型发布会和集中签约仪式,会上签署36艘江豚L-120多用途标准船型和4艘50客位纯电动游览船,签约总金额超10亿元。
江豚L-120船型总长119.98米,型宽21.8米,型深8.5米,散货装载量可达15000吨,标准集装箱装载量高达735TEU,总吨位9500载重吨。相比同类型船舶,其装载效率大幅提升,散装和集装箱装载量分别提升8%和20%,总吨位提高8%-12%。
4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800车位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远洋汽车运输船系列船2号船“安吉德信”号命名交付。
该系列船由中船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型船设计总长199.9米,型宽38米,型深15.5米,结构吃水10.2米,服务航速19节,入级DNV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CCS)。
4月15日,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荷兰135米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NJZ1122的吉水仪式。NJZ1122是全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种船舶。
该船船长135米,货舱区采用前后围堰方式,18个货舱完全融入船体,具有结构轻量化、精度精益化、材质耐腐蚀化、材料高强度化的特点,可装载多达300多种液体货物。
近日,中船集团北海造船联合中船贸易与裕民航运成功签署了2艘“北极星”18万吨散货船的建造合同,至此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民船中心)设计的该型散货船总数达到了100艘。
该船总长292.00米,型宽45.00米,型深24.70米,结构吃水18.20米,整体推进效率较上一代船型提高2%以上,环保设计满足EEDI3及NOx Tier Ⅲ标准,配置EGCS系统实现硫氧化物减排。
近日, 新加坡Cyan Renewables旗下英国海工船东Sentinel Marine宣布,与江门航通船业签署1+3艘多功能能源辅助船(energy support vessel)建造合同。
该船采用DP2动态定位系统,载重量达1,600吨,拥有375平方米的开放式甲板空间,以及可储存燃油、饮用水、回收油和单乙二醇(MEG)的大容量舱底储存空间。
近日,日本常石造船宣布,与马士基·麦克-凯尼·穆勒零碳航运中心联合研发的现有重油船舶甲醇双燃料改装方案获得了日本船级社的原则性批准(AiP)。
该项目基于常石造船的主力产品--“KAMSARMAX”中型散货船的标准设计进行,主要挑战在于甲醇燃料舱的布局优化,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研究,最终将燃料舱设置在货舱内。
近日,韩国中型船企DH造船(原大韩造船)向韩国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初审申请,将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方式,募集1000万股中的80%,并争取在年内上市。
DH造船主要建造大中型油船,其核心主建船型包括15万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和8~12万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
据了解,该船厂去年共获8艘油船订单。截至今年2月底,该船厂手持订单24艘,价值21.7亿美元(约合159亿元人民币)。
近日,海油发展采油公司又一边际油田开发利器--涠洲10-3油田西区自安装生产处理平台,在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南通基地举行铺龙骨仪式,正式进入总装阶段。
该平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上移动式生产装备,规模大、功能全,结构重量达7000余吨,空船总重量超万吨。它具备自安装功能、原油处理、伴生气压缩外输等功能,可适用于45米水深的泥砂质或淤泥质海域。